国庆中秋假期,北京消费市场焕发活力。市商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1至4日,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0.4%,其中老字号餐饮、连锁快餐带动餐饮业态增长4.8%;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14.3%。
假日期间,北京生活必需品价格平稳,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纷纷加强货源组织,畅通调运渠道,有效保障节日市场供应。物美、小象超市等重点连锁超市与电商平台按照平日销售量2倍左右备足库存,加大门店、网点配送频次,动态补调配货,全力满足市民采购需求。
“京彩四季”主题活动联动全市文商旅体特色资源,精心策划推出500余项促消费活动,丰富假日消费体验。石景山区发挥赛事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票根经济”模式,有效带动“赛事流量”高效转化“消费增量”,假期前四日新首钢园商圈、苹果园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30.2%。朝阳区大屯里商业街、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大兴区世界坊集中开业,持续注入消费新动能,其中魏公·芳华里假期前四日实现销售额超300万元。
假日期间,餐饮美食点燃全城味蕾。北京烹饪协会联合美团发起线上线下主题打卡活动,吸引游客深度体验京味饮食文化。首届中国国际糖果节联动首钢园与798·751园区创新推出“艺术消费+糖果体验”,引领消费风向标。前门“中华美食荟”汇聚各地驻京办特色美食,展现中轴线浓郁市井气息。各区积极发挥消费券撬动作用,石景山区“宠粉消费券”、房山区“餐饮消费券”持续提振区域消费活力。
老字号餐饮也纷纷创新服务供给,阳坊涮肉推出“一站式套餐”,护国寺小吃上线寿桃礼盒,稻香村研发“铛铛车”主题糕点礼盒……部分老字号假日期间客流量创新高。
好戏连台绘就金秋盛景,服务消费焕发假日新机。国庆中秋假期,全市推出营业性演出364台、2102场,持续激发市民消费热情。据灯塔专业版统计,截至10月4日12时,全市电影票房达3000万元,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据银联商务大数据模型测算显示,假日期间北京旅游售票类、文化娱乐类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8.3%。
(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配查网-配资平台公司-在线配资网站-股票配资精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