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中国052D型导弹驱逐舰带着补给舰,用一个月时间几乎绕日本列岛一周时,东京防卫省发布的监控通告透着难以掩饰的焦虑。从宗谷海峡到津轻海峡再到宫古水道,中俄海军以近乎同步的航线完成了一次精心设计的战略合舞。 这场发生在日本二战战败80周年纪念日前夕的联合巡航(图1),既是军事能力的公开展示,更是一场意味深长的地缘政治对话。日本防卫省调动了海上自卫队第7护航中队、多架P-3C反潜机进行全程跟踪,监控报告细致到经纬度和舰艇编号,这种近乎神经质的关注暴露了日方的战略不安。中俄舰艇选择的航线极具象征意义——宗谷海峡控制鄂霍次克海通道,津轻海峡分隔本州与北海道,宫古水道则是进入西太平洋的关键通道。 这些水道不仅是航运要道,更是军事力量投送的关键节点,中俄军舰的通行相当于在棋盘上连续落子,展示了在西太平洋自由机动的能力。 从军事层面看,此次行动超越了简单的武力展示。中俄舰队在完成15天联合巡航后才分头行动,表明两国海军协同已从仪式性联合演习向实战化联合行动演进。潜艇联合巡逻、水面舰艇协同航行,这种立体化的合作模式显示中俄军事互信达到新高度。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舰艇罕见地出现在津轻海峡——这片传统上由美国海军主导的水域,暗示着莫斯科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回归。地缘政治层面,巡航(图2)时机选择精妙绝伦。8月底的行动恰好赶在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前夕,中俄元首并肩出席阅兵式的画面与绕日巡航的军事行动形成完美呼应。 日本试图劝阻各国领导人参加阅兵式的外交努力反而招致中国抗议,这种外交挫败与军事压力形成双重挤压。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织:80年前日本战败带来的领土安排正受到战后最强有力的挑战。 国际法维度上,中俄行动完全在规则范围内行事。军舰无害通过国际水道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赋予的权利,日本虽然焦虑却无计可施。这种“合法施压”正是中俄战略的高明之处——既展示实力又不授人以柄。日方只能强化监控却无法阻拦,这种无力感可能促使日本加速军事调整,包括增强西南诸岛防卫力量和升级监控体系。美国因素始终是这场博弈的隐形主角。中俄联合巡航本质上是对美日同盟的反制,测试美军的反应速度和日本的抗压能力。西太平洋正在形成新的战略均势:一方面是美国传统盟友体系(图3),另一方面是中俄不断深化的战略协作。这种二元结构虽不稳定却可能长期存在,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红线的同时避免直接冲突。 展望未来,中俄联合巡航很可能常态化,但形式和规模会动态调整。下次可能出现航母编队或更多潜艇参与,航行路线可能延伸至第二岛链。 日本将加速发展远程打击能力,强化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安全合作作为反制。地区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各国将面临选边压力,可能在安全与经济之间寻求艰难平衡。


配查网-配资平台公司-在线配资网站-股票配资精选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